在許多活動場合的拍攝,
重點就是如何記錄拍攝完美的活動技巧。
No.1 活動現場的拍攝看似簡單,
真的要拍得好,還真的要有慨念才可以.
對於使用攝影器材來說並非是重點,
而主要是表現人、事、時、地、物、如何與為何等要素,
通常在尋找構圖上也是要採取減法原則(註),
因為活動的內容若在呈現中的照片裡,
是一種包山包海過多就會有主題失焦,
簡單的說就是沒抓到重點。
No.2 舞臺與觀眾之間
No.3 靜態展示會場
有時候為了需要,
拍攝過程採取導演方式那也是OK的,
這類方式經常會在記者獵取畫面時,
也常被採取的方式,
當然不能過於做作,
否則都會有做得太假失真的問題。
No.4 會場互動情節
至於構圖上,最好是畫面協調與自然為佳,
偶爾出現一些滑稽逗趣的畫面也是增加一些可看性的效果。
No.5 台上表演
No.6 靜態展示
拍攝內容於人物情節上有相當多的人之現場,
在拍攝的拿捏上,
若是構圖不好就會發生主題被混淆問題。
基本上採取[統一性的畫面]與[畫面簡單化]大致上都不會亂到哪裡去,
相信許多人在電視上有看過北韓運動場上的表演記錄片,
都感覺到畫面壯碩動作畫一,
所以有感到統一性的動作之美。
換句話說就是內容的一致性,
就不會感到凌亂而找不到主題。
No.7 舞蹈是最能展現悠美變化的畫面,
一致性的肢體動作展現變化中的統一性。
《在單調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找統一》
No.8 一致性的動作是快門時機點,
也就是不會有紛亂的畫面問題。
在攝影專家也曾歸納過:
[簡單中求變化;變化中找統一性的畫面],
這都是減法攝影原則下的構圖藝術,
更是將壯碩廣闊的群體動作,
歸納簡潔成一致性的形態之美。
《簡潔的畫面是成功的關鍵》
下一張畫面中的景觀在構圖時,
右下方的衣物背包與主題是不相干的,
若是佔有畫面1/5以上會感覺多餘,
1/4以上會感到畫面不協調,
1/3以上會干擾主題的呈現。
No.9 拍攝前先要注意構圖中是否有不需入鏡的景物!
No.10 自然不做作的觀賞是最好畫面.
《拍攝角度與構圖》
構圖布局的構思,常聽到『黃金分割』的比例安排,
固然此一比例上在藝術性與和諧性蘊含著美學價值,
也常常為初學美藝學者被耳提面目的諄諄教誨一般,
所以在運用時採取0.618或1.618的分割安排。
No.11 簡潔的畫面是成功構圖的因素.
No.12 吶喊~ (主體在1/3位置)
簡單的方式就是畫面分成三等份的布局安排,
通常主角與配角間的比例,
在此一法則下會有帶給觀賞照片視覺上和諧與美的境界。
No.13 觀賞者在1/3位置.
No.14 觀賞者的表情也是快門的時機.
No.15 畫面中將內容清楚帶一部份,
讓整張作品更有親和力與觀賞價值.
No.16 作品展示與觀賞者間,
在接近鏡頭幾張畫面要清晰.
No.17 畫面中觀賞者愉快的表情更能引起看照片人的注意焦點.
No.18 大場面的觀賞者與導覽老師的互動.
No.19 畫面中的作品最好要完整,
這一張的最大敗筆是讓看照片的人,
很難能與畫中作品有感觸,
因為上邊沒有完整帶入,
由No.13 比照就能觀之端倪出來。
《視覺動線引導的內容》
主題內容讓觀賞者被畫面中的主角引導,
進而有一種畫中有話的故事呈現。
通常這都是要表現,
主題內容互動的一面,
在此之間有任何與主題不相關的,
最好不要半點入鏡,
若是逼不得已都可採大光圈來拍攝,
讓非主題內容模糊化,
這樣的就不會被不相干內容給干擾。
No.20 畫面中手指就是視覺動線所處,
背景以黑暗來區隔,使得主體更明確.
No.21 以前方雕刻藝品 趣味性的引導,
雕刻老師背後還是有人注視著....
No.22 一般拍攝角度,
若旁人都沒有來觀看,那這張照片就會顯得弱了許多....
No.23 這是一般拍攝手法.
No.24 指甲彩繪拍攝重點在筆觸及指甲才有動感.
No.25 這一張是幫小朋友擦指甲,正在扇涼乾當中,
因照片動作並非明顯,所以會讓看照片人要猜想一下,
當然這樣的作品是有交代不過的瑕疵.
No.26 拍攝者正在舞台邊搶拍,
因為畫面中沒有交代清楚,
所以很難知道與舞者之間有怎樣的互動.
No.27 這與上一張一樣,
讓看照片的猜一猜在拍甚麼? 還是要記錄他們也在拍攝?!
No.28 化妝 刷筆在臉上是拍攝時機,
桌面粉餅是必要入鏡不可或缺的,
整張畫面才能完整的自我敘述.
No.29 化妝 畫眼線,
將背景簡單帶入就更能展現時空的背景意義.
No.30 彩繪 ,有觀眾的畫面 就不會顯得孤單.
No.31 作品討論~
稍微斜角度的拍攝,畫面才不會過於呆板的視覺感.
《大場景的拍攝》
在一般大場景的拍攝更要注意構圖布局,
因為大場景內容較多,
更容易混淆畫面中的情節,
導致找不到主題是要呈現甚麼的困窘。
No.32
這一部分可以有幾個思維來構圖來處理,
『對稱』以相類形態內容互相輝映,
『對比』以動靜、明暗、清晰與模糊、熱鬧與文靜等畫面。
『透視』以角度來呈現大場景的景觀。
最後就是『把握調和性』,
這也是大場景於事實上是最難拍的,
例如拍團體照一般,都會要求一致性的動作一樣,
所以大場景中的區域就成了拍攝主體,
此區域要如何『對稱』、『對比』、『透視』等
如何構圖『把握調和性』就是要在現場多走幾回,
以不同的角度來試的拍攝。
No.33 靜態展示空間的遠處是動態舞台的演展.
No.34 畫面中為選課報名作業,
以高角度相機直幅拍來顯示縱深的視覺感.
No.35 與上一張同景觀,採取一般橫幅拍攝.
No.36 以桌面為基準 微仰角拍攝,
新生選課報名的情景.
照片中的情節是學員參加課程報名現場,
拍攝的過程就很容易抓到此一人事時地物的內容。
現場活動拍攝技巧,
不外乎都是以人為主題,
除了一般快門、光圈、白平衡與ISO設定之外,
在畫面中的互動是最能讓觀賞者有『認同的感觸』,
於是乎這張拍攝作品就算是成功的了。
(註)減法原則在拍攝的構圖布局中,非主題相關的景物盡量避開,
通常試著採取不同的角度來拍,若是還是避不開就以大
光圈的手法,讓景深變得淺些背景就會模糊,也就是模
糊避不開的景物,此時要注意避免快門慢速導致鏡頭因
手振而晃動,建議提高 ISO來解決此一問題。
圖/文: Shinme
歡迎 有空點閱 第二篇拍攝上有點難度的活動現場篇
活動現場拍攝技巧(二)
◎相關文章◎
舞台展演攝影技巧
如何拍好報導攝影作品
夢田裏的歌聲
流行館花新時尚秀◎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系列
優人神鼓花蕊渡河◎2010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系列
舞台攝影淺說(三)
舞台攝影淺說(二)
舞台攝影淺說(一)
曼妙舞台閒談攝影
¯背景音樂 : 快樂的天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