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生火一學就搞定!火種、堆法有技巧~
想要優雅地生火烤肉嗎?只要掌握要領,人人都可以成為生火高手!常見烤肉用木炭與特性
紅木炭
最常見也最經濟,是由印尼進口的木炭。使用紅樹林種木材,經過碳化處理後製成。特色是容易起火,因含水量高所以不易爆裂,拿起來會比一般雜炭重,也更為結實,而且非常耐燒。
相思炭
早期很常見的生活用碳,使用相思樹製作。特性是火非常穩定、耐燒,屬於品質較好的炭種。但因為相思樹的數量已不如當年,目前產量較少,要去炭行才能買得到。
龍眼炭
台灣製造,是使用龍眼樹製作。特性是不易冒煙、火不會很旺盛,但是炭的溫度比一般木炭更高,也非常耐燒,屬於高檔木炭。龍眼炭帶有微量特殊香氣,即便價格較高,還是有許多炭烤店使用。因為龍眼炭有特殊的紋路,且製作精良,會出現亮麗的烏黑色澤,甚至有人購買整支龍眼炭做為造景擺飾之用。
炭精
以回收的木屑經過機器高溫高壓定型後,經過碳化步驟做成,多為六邊形。特性是溫度高,非常耐燒,所以不太需要常加炭。唯一的缺點是點火不易,現在許多日式燒肉店就是使用炭精。
木炭生火Step by Step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h6.googleusercontent.com/-Yk_Q_PIKtCI/UIKrYl0txnI/AAAAAAAAC5g/WAc3W3mbpsQ/s141/%25E6%259C%25A8%25E7%2582%25AD%25E7%2594%259F%25E7%2581%25AB%25E4%25B8%2580%25E5%25AD%25B8%25E5%25B0%25B1%25E6%2590%259E%25E5%25AE%259A3.jpg)
一包木炭有大有小形狀不一,路邊石頭就能做為敲碎木炭的工具。生火前,先把過大的木炭敲成接近長條狀,寬度約3公分,長度約8到10公分。這樣木炭容易堆疊,也比較容易生火。
2.堆疊木炭
方形(左圖)
堆疊木炭最常見的就是方形疊法,挑選出長度大小接近的木炭排成正方形,再以交錯的方式疊上第二個正方形,一般疊到三層就可以。交錯的疊法就是要讓每層的木炭有足夠的空隙,以利生火。
三角形(右圖)
方法跟方形堆疊法一樣,先挑選長度大小的木炭,排成三角形,再以交錯的方式向上堆疊,大約只要堆三層。三角堆疊法跟方形堆疊法的差異,在於三角堆疊法使用的木炭量比較少,在木炭有限的情況下就能使用這個方法。
3.火種擺放
火種擺放的方法也很重要,因為木炭採取堆疊的方式,所以火種擺放的位置不要放在正中間,可以使用兩到三顆的火種,平均擺放於木炭邊,這樣火種的火才能燒到木炭。如果放在正中間,木炭就不容易被燒到,火種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4.炭堆加蓋子
火種點燃擺放完成後,可以挑選長條形木炭或片狀的木炭,像蓋子一樣蓋在炭堆正上方。這是因為放在最上方的炭最容易接觸到火種的火,所以將炭堆正上方擺放木炭,可以增加木炭點火的成功率。
5.煽風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c9duHweOUSQ/UIKraRkT5NI/AAAAAAAAC50/w5jWeDN4muQ/s224/%25E6%259C%25A8%25E7%2582%25AD%25E7%2594%259F%25E7%2581%25AB%25E4%25B8%2580%25E5%25AD%25B8%25E5%25B0%25B1%25E6%2590%259E%25E5%25AE%259A7.jpg)
Tips 很多人誤以為煽風是助燃的重要手段,其實照著堆疊的方式升火,是不需要在意風向,甚至不需要煽風,只需要自然風就可以順利升火。
Plus!再一招 加炭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h4.googleusercontent.com/-wttfdAOS86Y/UIKraj_HzaI/AAAAAAAAC54/IDfiXRBeuTU/s164/%25E6%259C%25A8%25E7%2582%25AD%25E7%2594%259F%25E7%2581%25AB%25E4%25B8%2580%25E5%25AD%25B8%25E5%25B0%25B1%25E6%2590%259E%25E5%25AE%259A8.jpg)
克難火種DIY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77wtNPuSQ-s/UIKrayg9UBI/AAAAAAAAC58/rGs3e_3xMh0/s172/%25E6%259C%25A8%25E7%2582%25AD%25E7%2594%259F%25E7%2581%25AB%25E4%25B8%2580%25E5%25AD%25B8%25E5%25B0%25B1%25E6%2590%259E%25E5%25AE%259A9.jpg)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週末生活版
本文引用自: http://blog.sina.com.tw/ymm5799/article.php?entryid=612488
全站熱搜